我的投資哲學「互聯網哲學」
“大胡子”馬克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個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而在投資界,也有一位“馬克思”,他雖不留胡子,也從不以導師、教父、先知等名號自居,卻依舊在自己的領域里“玩”到了大成,并被業界尊稱為“垃圾債投資大師”。這個在投資界擁有龐大“粉絲量”的“非主流”大佬,就是橡樹資本的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思,他還有個不太“霸氣”的中文名字:馬浩華。
便宜就是有好貨
垃圾債到底好在哪兒?馬浩華的解釋非?!霸溨C”:“也沒啥好的,但因為我想要撿便宜,所以只能在‘垃圾堆’里尋找?!被诖死砟?,他于1995年創立的專注于高收益債和垃圾債券的橡樹資本,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因為推崇“逆勢”行動,所以新世紀以來發生的幾次比如像科技股泡沫破裂、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等大規模的全球性危機,都讓橡樹資本賺得盆滿缽滿,其資產管理規模也呈幾何倍數擴張。
2012年,橡樹資本在紐交所上市。這家鐘愛“經濟低谷”的公司在它的上市文件中這樣描述到:“疲弱的經濟環境給我們帶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和最好的投資表現。比如,我們的高收益債券策略在經濟低谷時違約率最高,投資表現也最佳;受壓債券策略和控制權投資策略從歷史數據來看,也是在經濟下滑時投資機會最多?!?/p>
喜歡在“垃圾”中找“黃金”,愛別人眼中的“砒霜”,橡樹資本的成功也讓華爾街的投資者認識到馬浩華的“神奇”。那么這個長得頗有“哈利波特”神韻的71歲老頭兒,是如何愛上垃圾債的呢?
馬浩華于1946年出生,從小他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在沃頓商學院與芝加哥大學深造期間,深諳“世事無?!钡鸟R浩華逐漸意識到投資的真諦,那就是“付出10倍于常人的努力,在資本市場中找到那些尚未被有效市場統治的角落”。
而真正與垃圾債結緣,還必須要提到一個人,就是那個號稱“垃圾債券大王”的邁克爾·米爾肯。在花旗工作幾年并順利升職后,馬浩華見到了米爾肯,因為當時美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并不理想,許多高回報債券都被評級機構評為“垃圾債券”。彼時米爾肯卻告訴他:“你現在買3A級債券,它的結果只能是下降,但相反的是如果你買入B級債券并且最終沒有違約,那可能給你帶來的高額回報會讓你驚喜萬分?!泵谞柨系脑捝钌钣绊懥笋R浩華,而事實也是如此,當年那些令人“高枕無憂”的債券最后都沒好到哪兒去,而一些B級債券卻有可能通過提升評級或者被公司收購,為投資者帶來高額回報。
至此,馬浩華終踏上了垃圾債券的投資道路,并在此后的幾十年間,始終踐行“低買高賣”的價值投資理念。他迅速、果敢、眼光“辛辣”,而其創立的被譽為“華爾街禿鷲”的橡樹資本也被烙上了強烈的“馬浩華風格”:喜歡尋找那些有價值但卻瀕臨破產的公司,但卻不喜歡長期擁有,一旦目標擺脫破產,有合適機會就趕緊出手,“落袋為安”最是好!
別預測宏觀經濟
與其他投資者喜歡“高談闊論”經濟形勢不同,馬浩華對宏觀經濟預測并不“感冒”?!皩洕?、利率及證券市場本身的過度關注是徒勞的!”馬浩華在各個場合總喜歡這樣強調!不是說他不具備出色的宏觀經濟分析能力,2000年他就曾成功預言網絡科技股的泡沫破裂。只是在他看來,把工夫用在對公司及其有價證券的深入研究上,為投資者獲得持續優異的投資收益,才是他們的使命所在。
“我又不是經濟學家,所以我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或許正是因為專注,馬浩華以及他的橡樹資本才能獲得巨大成功。還有一個原因是,如果宏觀經濟那么容易預測的話,那么大家都賺錢了,這根本不可能。相反,馬浩華更偏愛那種信息不對稱的非有效市場,因為只有處于這種市場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專業、勤奮、嚴密的邏輯思維,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投資點,再加上清楚地了解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那么取得收益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大師”的風險觀
前不久,“禪師與青年”系列笑話爆紅網絡,其中有一個段子大意是:一青年非??鄲?,找到禪師詢問怎樣解脫?禪師默不作聲,青年卻頓悟,原來大師是叫我“無聲勝有聲,無為勝有為”!這次卻輪到禪師苦悶:“我啥也不說也能被你寫成段子!”由此可見,“大師”的力量是無窮的!
事實上,自進階為“大師”后,每天都有無數的投資者希望見到馬浩華,讓他傳授些投資秘訣,哪怕“一招半式”也行。但按馬浩華自己的話來說,投資并無什么秘訣,無非就是把風險防控放在首位,盡量避免損失,然后再堅持一貫的逆向價值投資理念。馬浩華認為,風險控制能力是檢驗一個投資者是否杰出的關鍵?!巴顿Y者第一步應當是理解風險,第二步是識別風險,最關鍵的最后一步,是控制風險。歸根結底,投資者的工作是以營利為目的,聰明地承擔風險,能夠出色地做到這一點,是最好的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區別?!?/p>
而他所執著的逆向價值投資,或許也能從“風險防控”的角度重新進行詮釋:投資要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確保它在購買時的價格足夠低,而且別人都不敢碰它。這種情況,只有在經濟形勢不好、其他投資者“恐懼”的時候才會出現,而此時正是投資獲益的最佳時機。
看好中國經濟未來
即便是從不妄測風云變幻的經濟走勢,但投資者們依然“熱心地”搜集著馬浩華關于宏觀經濟的每次“斷言”。像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馬浩華幾年前就表示過自己的信心,他認為中國經濟有其自身的挑戰,不增長不行,增長又會“過熱”,因此中央調控起來也非常困難。但即便這樣,中國長期經濟增長走勢依舊會“前景光明”。
近年來,馬浩華以及他的橡樹資本針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并不多,但仍有一些案例被業界奉為“經典”。比如2004年的“中糧船隊收購案”。
如各位所知,馬浩華的橡樹資本最擅長的就是“低價收購深陷泥潭的公司債券或銀行債券,然后重新包裝后賣出高價或等其破產后獲利”的資本游戲。2004年,馬浩華將眼光投向了中糧集團的海外運輸船隊?!爸Ψ比~茂”的中糧集團雖然有著不錯的盈利能力,但缺點就是“戰線拉得太長”,某些業務便成了“沒娘的孩子”。旗下的海外運輸船隊就因為其落后的管理模式以及強烈的計劃經濟色彩而變成中糧集團的“雞肋”。
作為馬浩華來講,自然不會放過這塊價值被低估的“垃圾”業務。他不僅于2004年底出價4.2億美元從中糧集團手里購買了這只大型船隊,還以此為基礎,在馬紹爾群島注冊了一家名為Genco的船運公司,船隊主要運送鐵礦石、煤炭、谷物和鋼鐵等。要說資本的力量就是強大,在橡樹資本的“長袖善舞”下,不到幾個月時間,Genco公司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并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擴大到20條貨船的規模。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讓其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價值漸漸被認可,馬浩華也得以在獲得高額的回報后,從容地選擇退出。
回過頭來看,馬浩華這招“一石三鳥”之計確實高明至極。先是把船租給貿易客戶,改變原有的業務性質;有現金流后,便可以輕松地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把細節“打磨”得符合上市條件后,再上市謀求高額回報。有人說神奇的是資本力量而非馬浩華。要我說,正是馬浩華堅持把逆向價值投資理念注入橡樹資本的靈魂,才賦予了其發現“獵物”的銳利眼神。而這,即是偉大!
“垃圾”外的精彩
除了專注于投資“垃圾公司”債務外,他與股神沃倫·巴菲特之間“惺惺相惜”的橋段,也一直是資本市場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馬浩華稱贊巴菲特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投資者,巴菲特則說他總會第一時間閱讀馬浩華每年的《投資備忘》,而且還極力向投資者們推薦馬浩華的書——《投資最重要的事》。兩個格雷厄姆價值投資忠實信徒之間的偉大“友誼”,讓市場無比動容。
“觀察其他人都在做什么,然后和他們做相反的事情?!币恢币詠?,馬浩華都是這樣在告誡投資者。自1977年他在花旗銀行資金支持下,籌備發行了兩只可轉換債券以及高收益債券基金開始算起,馬浩華已經在垃圾債領域“奮戰”了幾十年時光。作為全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在資本市場上“翻云覆雨”的馬浩華,早已被定格為華爾街傳奇?;蛟S有一天他會厭倦離開,但其“獨特”的投資領域與投資策略,注定將被市場永遠銘記。
而對馬浩華來說,比債券投資更重要的是,一定是他的妻子與家庭。1969年馬浩華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南希,用盡各種招兒都沒能俘獲南希的芳心。后來他倆各自結婚,又各自離婚,1985年,再次相遇的馬浩華與南希,在感慨奇妙緣分的同時,最終走到了一起?;蛟S在與南希相擁的那一刻,馬浩華心里一定在想:“什么逆向,什么垃圾債,什么高收益,統統見鬼去吧!”
本文源自錢生錢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