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可轉債實戰秘籍第1課:可轉債是什么?

自2017年年底以來,可轉債這個投資品種逐漸出現在大眾投資者的視野中,不是因為可轉債剛剛面市,而是因為2017年,監管層在再融資方面加大了定增的限制,加上股市的大跌,企業通過定增融資變得困難,開始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可轉債進行再融資。

因此,可轉債發行量和規模突增,甚至在2019年出現了爆量增長,全年發行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2只,規模為2751億元。究竟可轉債是一種什么“神仙”資產,能短期內得到大眾的關注。本門課程就帶大家由淺入深地學透可轉債。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區間:2010.1.1~2019.12.31

(一)可“轉換”的“公司債券”——可轉債

可轉債的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簡稱“轉債”或“可轉債”??赊D債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轉股后,相當于上市公司增發了股份。

簡單而言,其本質上是一種債券,與一般債券的區別是:正常的債券借債還錢,約定每年的利息,到期還本付息,而可轉債多了一個將債券轉換成發行公司股票的選擇權,到了轉股期,你可以選擇轉換,也可以選擇不轉換,如果沒有轉換,你將仍然持有的是一只債券。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上市公司不會憑空多給你權利,你用來交換權利的是利息,通??赊D債的票面利率要低于普通債券,以特發轉債為例,其五年的利率分別為0.40%、0.60%、1.00%、1.50%、2.00%,而與其同等評級的5年期AA企業債利率為4.4%左右。

圖片來源: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有趣的是,可轉債還有一個“兄弟”——可交債(EB)??山粋涂赊D債一樣的是同為債券,且對于投資者來說都有選擇是否轉成股票的權利。不一樣的是,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發行的債,若發生轉股,則相當于增發股份,會攤薄稀釋現有的股權收益,而可交債一般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發的債,若發生轉股,則轉為已有的存量股,不會影響總股本數量,也不會攤薄正股收益。

(二)可轉債的收益

可轉債比起普通的債券多了轉股的功能,這就意味著,其收益也不一般了。多數的可轉債價格往往跟隨正股波動,因此,其收益也和正股高度相關。

我們可以從下圖看到,可轉債的價格波動要遠大于普通債券,而和上證綜指的相關性非常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可轉債的波動要稍小于股票。絕大多數情況,在股票熊市的時候,轉債更為抗跌,牛市的時候,轉債跟漲,但是漲幅略小于股票。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區間:2010.1.1~2020.1.9
注:圖中已對指數做標準化處理

對于可轉債的單日漲幅來說,由于可轉債不設漲跌幅限制,因此,轉債所對應的正股漲停,轉債仍可繼續上漲,當然,若正股跌停,轉債的跌幅也可能更大。例如,2019年2月25日,特發轉債的正股特發信息漲停,而轉債則上漲了36%,引發了市場對其的高度關注。

通常情況下,轉債的價格在70-140元之間,如果按面值100元買入,漲到140元,拿到40%的收益,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收益了。

(三)可轉債的風險

既然是投資,一定就有風險,那么,可轉債的風險都有哪些呢?

1)正股風險

我們上一部分講到了可轉債和股票高度相關,因此,轉債會受股市下跌的影響。正如前面所講到的,轉債不設漲跌幅限制,若正股下跌,轉債的跌幅也可能更大。前面的例子中,特發轉債在上漲36%的第二天,又下跌了26%,而其正股特發信息只下跌了0.76%。因此,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轉債的投資風險要遠高于普通債券,需謹慎對待。

2)違約風險

可轉債既然是債券,就會存在違約風險,存在到期無法償付的可能性。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為止,轉債還沒有發生過違約的案例,因為證監會對發行轉債的公司資質要求較高,要求待發轉債的上市公司組織機構健全、運行良好,具備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且滿足一定指標等。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不排除將來有發生違約的可能性。和其他債券一樣,可轉債也有評級,評級越高違約風險就越低。因此,選可轉債的時候,最好選那些評級較高的,以AA級為界,AA及其以上評級的債券違約可能相對較小。

3)流動性風險

可轉債畢竟還是一個近年來才受大眾關注的投資品種,因此,在日常交易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大部分可轉債一般成交也不太活躍,甚至一些轉債的日成交量只有幾千、幾萬元,不少投資者在交易時會發現怎么幾手可轉債掛了半天都沒成交,不要擔心,可轉債市場有時就是這樣。

由于轉債的流動性較其他資產較弱,因此,可能會存在投資者想交易的時候,因流動性較低,錯過了最佳買賣時點的情況。不過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可轉債的流動性還是能夠滿足要求的,僅僅是不太活躍而已。如果擔心流動性的問題,最好在選債時選擇流動性較高的轉債,一般日成交量達到千萬元級別,流動性基本可以滿足大眾需求。

總結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可轉債是一種債券和期權相結合的投資品,投資者可以在牛市通過轉債享受到股市的紅利,然而下跌時,也較股市抗跌。但是,在投資時,也需要注意正股風險、違約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