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類投資品回報來看,能長期跑贏通脹的產品是股票、房產和黃金。其中,投資門檻最低、流動性好且沒有保存成本的是股票。但股票投資風險大,并不適合一般投資者。直接投資A股的普通散戶,往往有高達七八成會虧錢,只有一成左右能賺錢??赊D債就成為散戶更好的投資選擇。

可轉債是可轉換債券的簡稱,即在特定的情況下,這種債券可以轉換為股票。作為債券,它保本保息;作為股票,它叱咤風云,提供跑贏通脹的機會。正是這樣的雙重特性,注定了可轉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上半年,滬深兩市廣義可轉債市值已超9000億元,下半年預計將有逾千億元的可轉債啟動發行,整個市場規模將有望站穩萬億元大關。

今年以來,銀行發行可轉債加速。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獲批。至此,今年已經有4家銀行發布了擬發行可轉債的公告,合計發行規模達270億元。

數據顯示,200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2年間,已經退市的可轉債(含可交換債)共有290只,其中有283只退市前最高價格達到130元。290只可轉債的平均存續年限為1.96年,退市均價為163.14元。如果按照面值買入,投資的復合年化收益率達28.37%,顯著高于很多投資品。當然,2019年—2021年的結構性牛市中,大量可轉債退市放大了相應的收益率。對于投資者而言,可轉債相當于送“彩票”的債券,平時可以像債券一樣獲得利息,到期能保本;如果股票市場行情好,投資者可以將送的“彩票”兌現,賺取更大收益。

可轉債和基金資深投資人“基少成多”在《可轉債長贏》中指出,對比股票,可轉債的賺錢機會更確定,整體盈利水平更高。相比基金,可轉債的整體回撤更小,中長期平均收益甚至高于基金。投資者如果能夠熟練掌握可轉債相關的技術分析、財務分析、資產配置、周期輪動、定價方法、投資策略、投資風險等方法,賺錢機會更加確定,整體盈利水平更高,同時也能構建更穩健的投資體系,避開投資陷阱。

但可轉債并不是絕對保本產品,只有在合理的價格范圍內才會保本。如果價格太高,遠超過債券本身的價值,可轉債就會從“債券 彩票”變成“賭大小”,保本的屬性消失殆盡,虧損變成家常便飯。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