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量化私募基金「量化投資的超額收益」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5月,號稱“量化四大天王”之一、百億量化私募幻方量化推出了中性產品“零贖回費”政策,引發市場關注?;鹁龔南嚓P知情人士處證實了這個消息。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原來被視為香餑餑的市場中性(阿爾法)策略不行了嗎?一起跟著基金君來看看。
頭部量化私募推出中性產品“零贖回費”
近期,基金君從業內了解到,頭部量化私募機構幻方量化推出了中性產品“零贖回費”政策,此舉被視為是鼓勵投資者贖回中性策略產品?;鹁龔南嚓P知情人士處證實了這個消息。
為什么要實行中性產品“零贖回費”政策?相關知情人士告訴基金君,主要由于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對沖類型的產品的整體性價比不高,所以幻方將中性策略產品的贖回費降至零,是希望給客戶更多的選擇。
“以前中性產品有贖回費,是為了讓客戶可以持有一段時間;但現在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一段時期還處于這樣的狀態,就把贖回費降了。如果客戶想要贖回投別的類型的策略,給他們多一個選擇;如果他們想要持有就繼續持有?!毕嚓P知情人士稱。
以往量化私募在中性策略產品上的費率設置都是怎么樣的?
前述上海量化私募副總表示,“該類產品一般都會設置贖回期,在贖回期內贖回,可能會有1個點的贖回費,甚至更高一些,比如3個點,但如果過了鎖定期就沒有贖回費了。當然不同量化私募旗下的產品,鎖定期也不太一樣,大部分是6個月或者一年以內的,但現在也有三年的?!?/p>
基金君翻閱了幾家頭部量化私募的市場中性策略私募產品資料,發現在贖回費率方面有1%、3%的情況比較多,當然也有0的情況。條款也都不太一樣。
比如贖回費率3%的市場中性策略產品,說明“若基金份額持有時間少于36個月,贖回費率3%;若基金份額持有時間等于36個月,贖回費率0”。
也有中性產品采取1%的贖回費,條款是“若基金份額持有時間少于 12 個月,贖回費率 1%;若基金份額持有時間大于等于 12 個 月,贖回費率 0”。
當然,也有中性產品是0贖回費的,條款是“本基金不設封閉期,自基金成立之日起,每季度最后一個工作日為開放日”。
今年市場中性產品平均收益僅0.83%
所謂市場中性策略,也稱阿爾法策略,是在持有股票多頭組合尋找超額收益阿爾法的同時,通過股指期貨等工具對沖市場的貝塔,獲取超越市場指數的收益。過去幾年這類產品以穩健的表現,獲得投資者青睞,被視為理財替代。
但是,今年以來整個市場中性策略的私募產品表現卻不太好。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5月14日,納入統計的810只市場中性策略基金年內整體收益僅為0.83%,其中485只市場中性基金實現正收益,占比為59.88%。
基金君也看到,頭部的幾家量化私募旗下的市場中性策略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表現不太好,好的收益僅兩三個點,甚至還有不少是虧損的。
根據私募排排網融智市場中性策略指數來看,截止今年5月7日,融智市場中性策略指數為1081.00,較2020年12月31日的1082.56相比,年內降幅為0.14%。
什么原因導致中性策略產品表現不好?
上海某大型量化私募副總表示,今年中性策略產品確實比較難做,因為超額收益下降了,跟市場風格有關,也跟現在資金聚集在量化有一定關系,“目前來說今年上半年是5個點水平的超額,換算到年化10個點左右,但是貼水還有8個點,如果做絕對收益,去掉貼水以后收益很低,但是指數增強策略還不錯?!?/p>
也有百億量化私募人士坦言,今年對沖類產品表現不太好,有兩個原因,一是行情比較低迷,市場波動下降,影響策略表現;二是股指期貨負基差,對沖成本較高,影響資金使用效率。
有分析人士稱,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在市場風格切換、成交量/波動率回落等因素綜合影響下,量化中的阿爾法策略出現階段不適,中性策略產品凈值普遍走平或略微回落。
關于超額收益下降的原因,前述上海私募副總認為,一是跟市場行情有關,每年有一段時間市場比較難做,近年來市場越來越趨向于結構化行情,漲的股票集中于某些賽道,對量化不利,因為量化必須要買十幾二十個行業,比較分散,無法跑贏集中在某些行業中的;二是整個市場中量化的規模變得很大,超額收益下降也是正常的事情,“過去量化有發展紅利,超額能夠做到20、30個點,但現在在逐步恢復正常,超額下降明顯?!?/p>
降低中性產品贖回費后 量化私募未來選擇什么方向?
在這種新情況下,未來量化私募該如何應對?有量化私募負責人稱,“市場中性策略雖然波動小,但是收益不高,在看好市場長期向上的情況下,量化私募在降低中性產品比例的同時,傾向于增加量化多頭類的產品。對于大的量化私募來說,比較有底氣,敢于降低贖回費,他們可能更愿意客戶的資金涌向指數增強產品?!?/p>
前述上海私募副總表示,市場在趨于正?;?,在此背景下,產品創新才是未來的方向,大機構更敏感一些?!跋鄬碚f指數增強產品比對沖產品目前來說生命力更強。對沖策略方面混合策略的產品更強,很多加了CTA策略的管理人,絕對收益產品業績更好?!?/p>
該私募副總也表示,如果產品合同允許,他們盡量要做混合策略,“我們要打開一些投資限制,不然會越來越尷尬,在券商代銷的產品收益要求比較高,銀行相對來說忍耐度更高一些?,F在我們在銀行端的策略,也會加上小部分CTA,但希望更穩一點?!?/p>
編輯:小茉
超重磅!基金保有量規模前100強來了,招行、螞蟻領先,工行、建行、天天,還有這些代銷機構也躋身千億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