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輯:正風

來 源:正和島

在A股市場中起起伏伏的股民們可能早已對媒體眼中所謂的異常波動見怪不怪了,畢竟3000多只股票中,總有那么幾個“神奇股”,一次又一次的以超乎尋常的“可能性”,挑戰者投資者們的心理極限。

這不,作為A股市場有名的停牌“釘子戶”,*ST信威在歷經2年7個月的停牌之后,終于為投資者帶來了復牌的消息,其發布的公告中顯示,*ST信威將于7月12日(本周五)復牌交易。

當然,最讓人心疼的還是買了*ST信威的15萬股民們,被套了近1000天,復牌之后又免不了連續跌停,想賣都賣不了。

至于信威集團為何停牌,又為何停了近3年,期間發生了什么?這筆帳,真的要好好算算了。

01.

3個月又3個月

它是A股最?!搬斪討簟?/p>

7月7日晚,*ST信威發布公告稱,考慮到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時間較長,其間證券市場停復牌監管規則已對重組停復牌要求做出調整,為了充分保障投資者的交易權,公司主動對本次停牌事項做出相應調整,及早申請股票復牌。預計于2019年7月12日復牌。

復牌消息一出,沉寂許久的信威集團股票社群再度熱鬧起來。有股民留言稱,“還有5天,心情可緊張了?!倍械墓擅駝t對此表示同情,“苦了你們了”。

那么,*ST信威又是什么時候開始停牌的呢?

事情可能還要從一篇文章說起,2016年12月23日,網易財經刊發了一篇名為《信威集團驚天局:隱匿巨額債務,神秘人套現離場》的報道,報道發出后,信威集團曾出面回應稱,“報道描述與公司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公司已就上述不實報道出現當日向有關部門進行了舉報,并發送了律師函?!?/p>

然而,經過一個周末后,2016年12月26日,信威集團股票與債券宣布緊急停牌,此后*ST信威每次發布停牌進展公告時都表示“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可是三月之后又三月。直到今年5月27日,*ST信威才改口稱停牌時間不超過一個月,但不久后再次食言。

如今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A股市場也經歷了多輪漲跌幅,上證綜指從3100點上攻到3581點,后又下跌,又反彈,至今累計跌幅為4.13%,而 *ST信威的股價卻一直定格在14.59元,牢牢鎖住了155355戶股東。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停牌期間,信威集團經營業績也是一落千丈,甚至到了瀕臨退市的邊緣。2016年時,信威集團還曾完成營業收入30.88億元,實現凈利潤15.29億元;但在次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卻銳減至6.47億元,凈利潤由盈轉虧,全年虧損17.54億元。

目前來看,信威集團的股價仍是停牌前的14.59元/股,公司總市值427億元,要知道*ST信威巔峰時期其市值曾突破過2000億,如今卻縮水1600億,甚至到了退市的邊緣,此情此景,也是讓心唏噓不已。

當然,巨人倒下絕不是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信威集團近似無限期停牌的背后,必然隱藏著其未能預見或者說不愿面對的某些問題。

至于是什么問題,我們不妨繼續來看。

02.

神秘實控人從幕后走向前臺

不得不承認的是,信威在多年前確實也是中國通信史上的一顆明珠。

被稱為“巨大中華”之一的大唐電信于1995年創立了合資公司信威,由SCDMA之父陳衛擔任總裁。彼時,這家公司擁有著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通信技術SCDMA,乃至于在2006年的福布斯《中國潛力100企業》榜單上,我們還能看到高居第二位的信威集團。

但在2006年9月,信威的命運悄然改變。持有信威44%股份的大唐集團,罷免了陳衛的信威總裁職務。這對正籌劃深交所上市的信威打擊沉重。據《商務周刊》報道,信威已進入上市輔導期,而大唐集團要求:不罷免陳衛就不在上市文件上簽字。

2007年1月,證監會否決了信威的IPO申請,一條重要理由是“臨時更換總裁的原因和后果不明”。此外,當時2G時代已到尾聲,信威前景維系于一種McWiLL(多載波無線寬帶本地環路)技術,它當時與WiFi和WiMAX并列。而提供技術的是陳衛和創業伙伴設立的瑞平公司,計劃在上市后被信威收購。這表示:信威活下去所需的技術,反而要上市后才能收購到。

信威上市無望,成了大唐集團棄子。2010年,博納德公司以增資擴股形式,按1.09元/股價格認購信威1.2億股股份,其中8800萬為王靖代持。2011年7月,博納德又從大唐控股手中,以1.78元/股的價格購入2146.49萬股股份。8月,博納德與王靖解除代持關系,王靖作為實控人走向臺前。

也是在2010年,王靖第一次顯露財技:他向柬埔寨推銷信威的McWill技術,并獲得一個4.6億美元的訂單。2011年8月,信威被柬埔寨政府授予移動4G全業務牌照和運營頻率。這一年,信威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3800萬元。

此后3年,信威接連獲得烏克蘭、俄羅斯、坦桑尼亞、尼加拉瓜的訂單,2014年凈利潤達到19億元。其中2013年,信威借殼“中創信測”在A股上市,是當年最大的借殼案。

據當時的重組方案顯示,信威集團“借殼”中創信測交易總價約268.88億元。同時,上市公司還以不低于7.74元/股的價格定增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0億元。而在借殼停牌前,中創信測市值僅為11.75億元,卻完成了總額超過300億元的收購案。

而伴隨著這起當時的“A股史上最大借殼案”,奇怪的事情不斷上演。

2016年10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6胡潤套現富豪榜》,信威集團股東楊全玉以41億元位列榜單第二名。然而,資本市場中楊全玉是何方神圣當時并不為眾人知曉。正是在2014年信威借殼上市期間,楊全玉通過定向增發持有公司近1.38億股。

網易財經2016年報道稱,這位楊全玉的真實身份實際為一名當時已年近七旬的上海人。而在信威集團中,像楊全玉這樣年事已高、手中持有大量股票且與公司沒什么關聯的“神秘”投資者并不少,合計共37位。

與這些低調“暴富”的股東不同,王靖在海外頻頻大手筆運作,為信威集團賺足了眼球。天眼查信息顯示,王靖名下公司眾多,實際控制公司數量為65家。

03.

王靖究竟為何人?

公開資料顯示,王靖1972年出生于北京,曾就讀于江西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信威集團披露,王靖1993年2月至1996年12月,即其20歲左右時,出任北京昌平傳統養生文化學校校長,此后出任北京鼎富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當然,王靖真正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標志性事件,還要屬他在2014年提出要投資500億美元,開挖尼加拉瓜運河的事件。

根據協議,王靖的私人公司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將在尼加拉瓜開挖一條運河,連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此前王靖通過當地電信投資,認識了尼加拉瓜總統丹尼爾·奧爾特加,運河建成后,王靖的公司將獲得100年特許經營權。

開挖運河、當運營商還不夠宏大,王靖希望打造一個低軌衛星星座系統。2016年8月,信威披露擬以2.85億美元收購以色列通信衛星運營商SCC100%的股份,將這家上市公司私有化。

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王靖不愿談及其財富積累的細節,他用了成語“集腋成裘”來形容這一過程。尼加拉瓜運河的巨額投資,據稱也與王靖在信威集團的資產完全無關。在國際舞臺上,這位年輕的商人被稱為“神秘大亨”。

在外媒報道中,他強調自己是一名“普通人”,“父親是普通工人,纏綿病榻11年,2010年去世,母親已經退休,此外還有一個女兒”。對2010年以前的人生,他總結為“在香港學習金融投資,在柬埔寨開金礦”。

王靖個人完全控股的大洋新河曾經還設想在烏克蘭克里米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深水港項目,根據媒體的報道,大洋新河一度與烏克蘭基輔水利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并且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只不過因烏克蘭局勢驟變,上述項目最終可能難以實現。

2015年6月30日,信威股價達到歷史高點67.95元,較借殼時的股價上漲5倍。王靖也躋身《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統計的全球前200名富豪之一,凈資產102億美元。

截至到2018年末,王靖持有*ST信威8.57億股,而這部分股份已被全部質押。

04.

那篇引發了近1000天的停牌的報道講了什么?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最為關鍵的內容,信威集團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前面我們提到了網易財經曾刊發了一篇名為《信威集團驚天局:隱匿巨額債務,神秘人套現離場》的報道,其實這篇文章正是信威集團走向爆雷的導火索,或者說揭開了其不敢公之于眾的背后一面。

報道稱,網易走訪發現:讓信威名聲大振的柬埔寨業務,從2011年到2015年累計貢獻30億元收入,占信威收入超過八成。但在當地,這家運營商已處在破產邊緣,手機和電信服務都無人使用。

網易財經調查發現,以柬埔寨為代表,信威集團在當地的“合作伙伴”柬埔寨信威,被指是信威集團的境外子公司,而這些境外子公司多數又因經營不善背負著巨額債務,而巧的是這些負債的擔保方又都是信威集團及其子公司。

巨額的債務為信威集團埋下了巨大風險,而信威集團的部分“神秘股東”,又已經通過減持套現巨額財富。

講到這里,相信明眼人已經看出來了,柬埔寨信威與信威集團之間的交易,其實就是一種“買方信貸”的模式,而正是在這一模式下,信威集團和柬埔寨信威之間的資金流向,形成了“左手倒右手”的閉環。

這個閉環,簡而言之是:

首先,柬埔寨信威與信威集團或其子公司簽訂合同采購一批設備;接著。信威集團或其子公司用現金質押等擔保方式,向銀行申請對柬埔寨信威進行貸款授信。當柬埔寨信威從銀行提取貸款后,這筆資金就作為設備采購貨款,支付給信威集團;最后,這筆銷售收入成為海外公網業務收入,計入信威集團的營收之中。

如此一來信威近乎完美的上演了一出“無中生有”,既可以讓上市公司的營收與利潤非常好看,又可以借機拉高股價,減持套現,等到人們發現柬埔寨信威出現問題的時候,那些“神秘股東”們早已套現離場了。

與上周爆出財務造假的ST康德相比,信威的這種“買方信貸”手段,則顯得高明得多也更為隱蔽了,畢竟,又有誰會親自跑到柬埔寨去調查呢?

05.

結語

說一千道一萬,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股市不太景氣?根源不就在這幫炒作的人嗎。

他們從來沒有把股市當作一個真正的通過資本市場來為企業提供增值和有價值服務的體系,而是當作一個個人賺錢、機構賺錢,甚至坐莊賺錢的工具,來回折騰。

所以,所謂的資本大鱷們如果繼續以投機的心態來對待股市,那即使再好的公司都會被炒爛,而爛公司只能被炒得更爛。

一句話,好好干點實事兒吧,別再玩那些資本運作的把戲了。

參考資料:

《15萬股民無眠,400億大雷即將引爆!停牌1000天終要復牌,不僅18個跌停更有退市風險!這畫面不敢想象...》 中國基金報

《最牛釘子戶ST信威要復牌了》 柳葉刀323

《15.5萬股民苦等900天,曾創“最大借殼案”的神秘公司要復牌?》 野馬財經

《停牌900余天的A股最?!搬斪討簟保豪习宸判l星挖運河,身價從100億美元跌成11億》 財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