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怎么賣出「打板賣出策略」
大家好,我是張春梅Mary。
2021年,雖然A股行情橫盤震蕩,但我也有幾只基金收益不錯,并及時做了止盈。
易方達科翔混合,目標收益率止盈法,止盈的收益率近29%。工銀前沿醫療股票,也是目標收益率止盈,部分止盈50%,止盈時的收益率近30%。招商安心收益債券C,全部止盈,收益率在7.5%左右。但同時,也有一兩只基金收益也不錯,但沒有及時的跑,現在都已經浮虧了。
其中有一只基金是債券型基金,這只債基收益率超過10%了之后,我都沒有意識到賣出,直到后來它回撤到竟然浮虧了,我才開始去思考:債基,我要怎么去賣?
俗話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關于基金定投止盈的復盤,我結合自己的實踐,曾經寫過專門的文章《關于基金定投止盈的一點思考》 ,但這篇文章的止盈方法更多還是關于主動基的。
所以,春梅今天也想復盤一下關于債基的配置及賣出策略。
其實,債券型基金,一直是投資市場中的冷門,會經常被投資理財的朋友忽視。
我自己一開始也是沒有關注和重視,直到2020年下半年大A和主動型基金太火了,火到就好像你不買基金,不做基金定投,就要錯過一個億。
作為一個經歷過2015年股市狂歡的韭菜,這種味道真的是太熟悉了,所以我很警覺、并且有意識的去研究債基和配置債基。
所以,關于債基的研究及實踐,春梅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風險再低的投資品種,具體到挑選標的的時候也要認真了解。
我2019年的時候就買過一點債基,因為都說債基風險很低,所以就很無腦買的,買了沒多久,就開始一路下跌,一部分是因為當時債市行情不好,另外,就是我發現,配債基,也要挑標的,哪怕風險低,也不能無腦買。
而且雖然是債券型基金,根據持倉的比例也是有很多細分的,比如純債基金、可轉債基金等,不同細分、基金經理的策略和市場波動,那也是不同的。
了解自己投資的品種和標的,對其報以合理的預期,很重要。
關于公募基金的大致分類,詳見之前的文章:
養基必備指南:基金種類知多少,帶你全面了解各種類型的公募基金(1)
養基必備指南:基金種類知多少,帶你全面了解各種類型的公募基金(2)
2、作為普通人,收到持續的正向反饋,會更有利于一件事情的持續,對投資理財亦如此。
在投資實踐過程中,作為普通投資者,想很長期很長期的持有,其實是很難的,過程中階段性止盈,容易讓自己獲得正向的投資體驗,這正向的反饋會讓自己的投資更容易持續。
不要動不動就把價值投資掛在嘴邊,不同國家資本市場發展階段不同,成熟度和有效性都不同,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要真正的去實踐,去感受市場。
3、家庭資產配置不是一句空話,是我們唯一可走的路。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俗的不能再俗的道理了吧,但真正實踐起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要么就是股票基金等風險類資產比例過高,要么就是純粹銀行理財……
人往往都有路徑依賴,不是嗎?
連股神巴菲特都常常提到資產配置。
股票、基金等權益類投資可以幫我們博取收益,而貨幣基金、儲蓄型保險等防守型資產,能在市場劇烈波動時留有穩健收益。
做好股 債 保險(儲蓄型保險)的組合平衡,是家庭非常重要的資產配置思路。
4、投資高風險資產時,請先做好安全性資產的打底。
2022年開年到現在,我相信很多玩股票基金的人基本上很煎熬,今天,A股更是徹底失守3000點,從我和身邊朋友聊的情況來看,明顯的分成了兩撥:
一撥是本身經濟實力比較強,自身投資經驗比較豐富,或者大金融領域從業,這一撥人還留著子彈在等待“撿黃金”的機會;
另一撥就是有一些閑錢,經濟實力沒那么強,自身投資經驗也不豐富,處在自我摸索或跟風買的階段,這一撥人在想著要不要割肉離場;
其實,不管是想要留著子彈撿黃金,還是想割肉離場,這兩個選擇本身都沒有對與錯。個體和家庭的資產配置情況不同,經濟實力不同,風險偏好不同,自然會做出不同的投資選擇。
所以,投資理財從來都沒有標準化的模板,都是千人千面。
但不管哪一種,要記住一點,在投資高風險資產時,一定要先配好安全資產,打好地基,這樣行情不好的時候,才能少受干擾,也不至于因此太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普通人,因為資本市場波動,影響自己的情緒、工作、生活,甚至還有的人爆倉跳樓,這就有點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5、債基的止盈方式:目標收益率止盈或股債保險平衡策略 都可以,服務于家庭資產配置目標。
我最開始買債基,是沒有想過怎么止盈,以及用什么樣的策略來平衡不同品類之間的配置,所以去年,博時信用債券基金收益到10%以上了,我都沒有止盈,即便我在買進的時候,知道這支債基和基金經理的風格是偏激進的,過程中的漲跌也是比較刺激的。
直到它開始浮虧了,我才開始去思考,債基我要怎么賣?
后來和券商的朋友討論了關于債基要怎么賣,我們都認為要分情況來看:
比如說:可以被動止盈,就是做股債的輪動,半年或1年一次,55分,一年后,股票漲了,比重變成7,債券變成3,那就減2,補到債券這邊來;
或者沒有做股債平衡的策略,如果股在整體配置中的比例非常少,大多是債券型基金,那就要針對性去做止盈。
一般來說,純債類型的基金,波動小,除非暴雷,一般都會是正收益,所以可以不止盈。
如果是二級債基,要看股票比例和基金經理的策略,有的基金經理比較激進,會用足20%的股票比例,或者是這個債券的倉位配了很多可轉債(有股性,也可以算作權益類資產),那很可能這個債基波動就很大了,需要設定一個止盈目標,例如10%,15%。
正常一般的債基,年化平均下來就是4-8%這樣了,特別好的到10%,或者設置這個基金的整體表現偏高位來作為止盈點,避免頻繁買賣。
6、做投資理財的實踐,要勇于直面自己的內心和人性。
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人往往容易高估自己對基金回撤及虧損的容忍度,每次下跌,都是一次拷問自己內心的機會:我對風險厭惡的程度有多高?我能容忍的虧損究竟有多少?在大跌面前,我覺察到我的情緒是怎樣的?有因此影響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心情嗎?……
市場不做預測,我們更需要好好想想要怎么應對,別人的投資策略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關鍵是要在自己的實踐摸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
本文言論及收益截圖系原作者本人觀點和所有,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引用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