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基金安全不「債券基金有風險嗎?,會賠嗎」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出現明顯調整。大家風險偏好還是偏保守,債券基金依然受到追捧。
Wind數據顯示,由于上半年債市窄幅波動,純債基金整體取得小幅正收益,算數平均收益率為1.59%。
雖不及2021年全年收益率4%,但還是為大家的資金提供了一個資產配置里,控制回撤的好去處。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選不好純債基金的話,風險其實比想象中的大。
純債基金,顧名思義,是專門投資債券的基金,主要是利率債和信用債。
風險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利率風險。
之前在文章中給大家講過,一般情況下,市場會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為債券基金走勢的反向指標:
當國債收益率走高時,債券基金往往會下跌;
當國債收益率走跌時,債券基金會有所上漲。
這其中原理,大家可以回顧之前的文章。這個是顯性的之前更多人會關注的風險。
第二個是信用風險,則是投資債券基金最核心的風險,即底層資產違約風險。這個就暗戳戳得多了,需要看底層持倉。
之前大家很少關注到這個風險,是因為對于純債基金來說,單日波動并不大,但是一天如果下跌了百分之幾,凈值出現斷崖式下跌,那就是踩雷了。
比如寶盈盈泰純債債券A,算是老牌基金公司發行了幾年的產品,從成立以來整體保持上行趨勢。
但是最近一個月凈值連續下跌,跌幅超過10%,
收益也排在倒數。
看基金二季報發現,這只基金精準踩雷了地產債旭輝和龍湖,而且還是五大持倉中的第一第二位,算是重倉了。
最近這兩年,咱們國家的地產債從恒大開始,動不動就債券延期、違約、跌得比股價還狠。
雖然相比于恒大來說,旭輝集團的名氣沒有那么大,關注度也沒有那么高,但是今年以來也是暴雷不斷。
從重倉的債券21債券02跌幅來看,寶盈盈泰這波下跌的主要罪魁禍首就是它了。
(從6月15日開始一路走跌)
還有龍湖,8月初的幾個交易日的過山車行情同樣也基民提心吊膽,之后就鮮少有交易。
所以寶盈盈泰的基金報告也明說了民企地產違約鏈條還在繼續,只能說這年頭買到踩雷的地產債真的不稀奇了。
現在買債券基金,不一定是想象中的安全穩健,看底層持倉很重要,不過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挺難的。
像上面兩家房企,已經算是民營房企中比較靠譜的,但是你就是不知道它會暴雷。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基金季報或者年報公布的持倉報告是每個報告期末期的持倉,中途具體持倉還是會變的。
另外公布的也只是前5大持倉,5大持倉后隱藏的部分也是無從知曉,就算債券暴雷了也無法暴露出來。
大家可能覺得,既然踩雷了那就賣掉就好了,賣掉可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
暴雷的債券誰都不愿意接盤,想賣賣不出。此時如果碰上基民大規模贖回基金,基金也只能變賣債券,流動性好的、質量好的先賣了。這樣的結果是,垃圾債占比會越來越高,對凈值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今年上半年,我國債券市場相比與往年有所緩和,但還是新增了7家違約發行人,違約主體集中在房地產行業。
而且現在在銷售下行,企業融資分化加劇等壓力下,民營房企信用風險還是會持續,埋在地產里的雷還多的是,很難說下次會爆雷的是哪家。
不過并不是所有信用債都會爆雷,大部分債基和債券都是正常的,只是會有價格波動。
我們之前也說過,如果怕的話,就選利率債為主的債券基金,主要是國債、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金融債,信用風險會低一些。
比如持倉中帶有“國開”“進出”“農發”字樣的,就是利率債。但是收益當然也就沒有冒著做違約風險,做信用下沉的債券基金高。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咱們就可以放棄資產配置中的固收部分,除了用債券基金外,大家還可以考慮增額終身壽。
不僅安全,受《保險法》保護;從合同簽訂起,就可以鎖定終身確定的收益,還是復利增值,不受市場影響。也適合用來做資金的長期規劃,需要取錢的話就可以用減保的方式取出。